慢性肾病的治疗性饮食干预

在中国,慢性肾病的患病率高达10.8%,这意味着全国约有1.2亿人正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,往往等到出现严重不适时才就医,此时疾病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

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数据显示,我国慢性肾病知晓率仅为12.5%,许多患者错过了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。

药物治疗固然重要,但饮食干预是慢性肾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。

合理的饮食调整不仅能减轻药物负担,还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,提高生活质量。

今天,我们就一起探讨慢性肾病的治疗性饮食干预,希望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实用指导。

课程一览

  • 分期的蛋白质摄入调整
  • 钠、钾、磷的限制原则
  • 能量需求与供给平衡
  • 酸碱平衡的饮食调节

一、分期的蛋白质摄入调整

许多肾友听说”肾病要低蛋白饮食”,于是对肉类、鸡蛋、牛奶等避之不及。

殊不知,过度限制蛋白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,增加死亡风险。

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肾脏功能分期,科学调整蛋白质摄入量。

1、CKD不同分期的蛋白质推荐量

CKD 1-2期:

推荐摄入量:0.8-1.0g/kg标准体重/天

与健康人群相同,无需特别限制

优质蛋白应占60%以上

CKD 3期:

推荐摄入量:0.6-0.8g/kg标准体重/天

轻度限制蛋白质

优质蛋白应占70%以上

CKD 4-5期(非透析):

推荐摄入量:0.6g/kg标准体重/天

或0.4g/kg标准体重/天+酮酸制剂

优质蛋白应占80%以上

血液透析患者:

推荐摄入量:1.2-1.4g/kg标准体重/天

透析日可适当增加至1.5g/kg标准体重/天

优质蛋白应占80%以上

腹膜透析患者:

推荐摄入量:1.2-1.5g/kg标准体重/天

需考虑腹透液中蛋白质丢失

优质蛋白应占80%以上

中国肾脏病营养与代谢研究协作组的数据显示,约47%的非透析CKD患者蛋白质摄入过多,而透析患者中有61%蛋白质摄入不足。

无论是”吃太多”还是”吃太少”,都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。

2、优质蛋白质的选择

并非所有蛋白质都对肾脏有负担,关键是选择”优质蛋白”。

优质蛋白是指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,且含有较少有害物质的蛋白质来源。

优质蛋白排行榜:

鸡蛋:生物利用度最高,被称为”蛋白质皇冠”

奶制品:酸奶、奶酪等,含钙丰富

鱼类:特别是深海鱼,含优质蛋白且有益脂肪

禽肉:鸡肉、鸭肉,脂肪含量低于红肉

瘦猪肉、牛肉:选择瘦部分,去除可见脂肪

植物蛋白虽然单项氨基酸组成不如动物蛋白完整,但搭配食用可以互补。

豆制品是不错的植物蛋白来源,但需注意其中的磷含量。

3、低蛋白饮食的实践技巧

低蛋白饮食并非简单地”不吃肉”,而是科学搭配,精准控制。

计算方法:

70kg成年男性,CKD 3期

每日蛋白质需求:70×0.7=49g

动物蛋白(70%):约34g

植物蛋白(30%):约15g

换算成食物量:

瘦肉100g含蛋白质约20g

鸡蛋1个含蛋白质约7g

豆腐100g含蛋白质约8g

米饭100g含蛋白质约2.5g

CKD 3期患者一日三餐蛋白质分配案例:

早餐:鸡蛋1个(7g)、豆浆200ml(6g)

午餐:鱼肉50g(10g)、米饭100g(2.5g)、蔬菜200g(4g)

晚餐:鸡肉50g(12g)、面条100g(3.5g)、蔬菜200g(4g)

低蛋白主食是低蛋白饮食的好帮手,如低蛋白米、低蛋白面条等,可以满足饱腹感而不增加蛋白质负担。

然而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调查发现,我国仅有约15%的CKD患者使用过低蛋白主食,远低于欧美国家的40-60%。

二、钠、钾、磷的限制原则

电解质平衡对肾病患者尤为重要,犹如一个精密的天平,一旦失衡,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

1、钠的限制策略

钠是引起水钠潴留、高血压、心血管并发症的”元凶”。

据中国营养学会统计,我国居民日均食盐摄入量为10.5g,远超推荐量。

CKD患者钠摄入建议:

非透析CKD患者:每日钠摄入<2000mg(相当于食盐5g)

透析患者:每日钠摄入<2300mg(相当于食盐6g)

合并水肿、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进一步限制

减盐妙招:

运用香草调味:迷迭香、罗勒、香菜等可增加风味

柠檬汁替代:酸味可掩盖部分咸味需求

渐进式减盐:每周减少10%的盐量,味蕾逐渐适应

使用天然调味品:洋葱、大蒜、姜等提鲜

分餐制盐:烹饪时少放盐,食用时按需少量添加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研究发现,坚持低盐饮食12周的CKD患者,血压平均下降10.2/6.5mmHg,蛋白尿减少约20%,效果堪比服用一种降压药。

2、钾的平衡管理

钾是维持心肌功能的关键,过高或过低都对心脏有害。

CKD 1-3期通常不需限钾,但CKD 4-5期及服用ACEI/ARB类药物者需注意限制。

不同阶段钾摄入建议:

CKD 1-3期:无需特别限制,每日2000-3000mg

CKD 4-5期:每日钾摄入<2000mg

血钾>5.5mmol/L:需严格限制,<1500mg/日

高钾食物排行榜:

水果类:香蕉、猕猴桃、橙子、西瓜

蔬菜类:菠菜、土豆、番茄、茄子

坚果类:杏仁、核桃、花生

其他:巧克力、蘑菇、豆类

降低食物钾含量的烹饪技巧:

切小块后浸泡:将蔬菜切小块,冷水浸泡30分钟

焯水处理:开水焯煮2-3分钟后弃水

大量水煮:使用5-10倍水量煮制

避免汤水:不饮用蔬菜煮汤的汤水

通过这些处理方法,食物中的钾可减少30-50%。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表明,经过处理的蔬菜钾含量平均降低41.3%,而营养素流失控制在15%以内。

3、磷的精准控制

磷超标被称为”无声的杀手”,是心血管疾病和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重要推手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食品添加剂中的无机磷吸收率高达90%,而天然食物中的有机磷吸收率仅为40-60%。

磷摄入建议:

CKD 1-3期:每日800-1000mg

CKD 4-5期:每日600-800mg

透析患者:每日800-1000mg

高磷食物警示:

加工食品:可乐、碳酸饮料、香肠、火腿

奶制品:奶酪、冰淇淋

全谷物:麦麸、糙米

坚果:花生、瓜子

内脏:动物肝脏、肾脏

一听可乐含磷约170mg,相当于四分之一碗米饭的磷含量!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,我国城市居民从加工食品中摄入的磷占总磷摄入的30-40%,且呈逐年上升趋势。

磷控制实用建议:

仔细阅读食品标签,避免含磷添加剂的食品

选择新鲜食材,少吃加工食品

肉类烹调前先浸泡,减少磷含量

限制高磷植物性食物

按医嘱服用磷结合剂

完整内容,请加入我的知识星球“平哥说营养健康”即可访问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